痛风可通过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等方式治疗。痛风通常由尿酸代谢异常、高嘌呤饮食、肥胖、遗传因素、肾脏排泄功能下降等原因引起。
1、非甾体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是痛风急性发作时的首选药物,如布洛芬缓释胶囊400mg,每日两次、双氯芬酸钠肠溶片75mg,每日一次、塞来昔布胶囊200mg,每日一次。这类药物能快速缓解关节疼痛和炎症,但需注意胃肠道不良反应。
2、秋水仙碱:秋水仙碱是痛风急性期的经典药物,通常采用小剂量方案0.5mg,每日两次。它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缓解关节红肿热痛,但可能出现腹泻、恶心等副作用,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糖皮质激素:对于不能耐受非甾体抗炎药或秋水仙碱的患者,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30mg,每日一次。它能迅速控制炎症,但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长期使用。
4、降尿酸药物:在痛风急性期缓解后,需长期使用降尿酸药物,如别嘌醇片100mg,每日一次、非布司他片40mg,每日一次、苯溴马隆片50mg,每日一次。这类药物能降低血尿酸水平,预防痛风复发。
5、碱化尿液药物:碱化尿液有助于尿酸排泄,常用药物为碳酸氢钠片0.5g,每日三次。它能提高尿液pH值,减少尿酸结晶形成,但需监测尿液pH值,避免过度碱化。
痛风患者应控制嘌呤摄入,避免食用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多食用低脂乳制品、新鲜蔬菜等低嘌呤食物。适当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充足水分摄入,每日饮水量建议在2000ml以上,有助于促进尿酸排泄。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避免擅自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