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吐又晕可能由胃肠炎、低血糖、前庭神经炎、晕动症、高血压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节、休息等方式缓解。
1、胃肠炎:胃肠炎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治疗时可使用蒙脱石散3g/次,每日3次、诺氟沙星胶囊0.1g/次,每日3次等药物控制感染,同时注意补充电解质和水分,避免油腻、辛辣食物。
2、低血糖:低血糖可能与饮食不规律、过度运动有关,表现为头晕、恶心、出冷汗等症状。建议立即补充含糖食物,如葡萄糖片、果汁等,长期预防需规律饮食,避免空腹运动。
3、前庭神经炎:前庭神经炎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治疗时可使用甲钴胺片0.5mg/次,每日3次营养神经,配合前庭康复训练,如眼球运动练习,以改善平衡功能。
4、晕动症:晕动症多发生在乘车、乘船时,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预防措施包括避免空腹乘车,使用茶苯海明片50mg/次,乘车前30分钟服用缓解症状,同时保持车内通风。
5、高血压:高血压可能与遗传、不良生活习惯有关,表现为头晕、恶心、头痛等症状。治疗时可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次,每日1次、卡托普利片25mg/次,每日2次控制血压,同时注意低盐饮食,定期监测血压。
日常护理中,建议保持饮食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增强体质;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