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间拉肚子通常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前列腺素分泌增加等因素有关。若伴随严重腹痛或血便等症状则需警惕病理因素。
月经期体内前列腺素水平升高会刺激子宫收缩,同时可能作用于肠道平滑肌导致蠕动加快,出现轻微腹泻。这种激素波动属于周期性生理变化,通常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但粪便性状基本正常,症状多出现在经期前1-2天并随月经结束缓解。部分女性会同时出现下腹坠胀、肠鸣等不适,可通过热敷腹部、饮用温姜糖水等方式缓解。
当腹泻每日超过5次或持续整个经期,粪便呈水样或带有黏液血丝时,需考虑病理性原因。子宫内膜异位症侵犯直肠可能引起周期性血便,盆腔炎会导致肠道激惹反应,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疾病也可能加重经期腹泻症状。这类情况往往伴随明显消瘦、发热或非经期排便异常,需通过妇科检查、肠镜或激素检测明确诊断。
经期应注意腹部保暖,避免生冷辛辣食物,适量补充含电解质的饮品。若腹泻影响日常生活或伴随异常症状,建议记录症状特点及时就诊妇科或消化科,排除器质性疾病后可通过短效避孕药调节激素水平。日常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肠道功能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