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的早期症状主要有口渴多饮、尿频、乏力、视力模糊、体重下降等。血糖高可能与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饮食不当、缺乏运动、遗传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血糖水平超过正常范围。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血糖监测和干预治疗。
1、口渴多饮血糖升高会导致血液渗透压增高,刺激下丘脑口渴中枢,引起明显口渴感。患者常表现为频繁饮水但难以解渴,每日饮水量可能超过3000毫升。这种情况与高渗性利尿有关,需警惕糖尿病可能。建议家长观察孩子饮水量变化,若持续异常应及时检测血糖。
2、尿频血糖超过肾糖阈时会出现渗透性利尿,表现为排尿次数增多,尤其是夜尿频繁。成人可能每1-2小时排尿一次,儿童可能出现夜间遗尿。尿量增加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可能伴随尿液泡沫增多。家长需注意孩子排尿习惯改变,必要时进行尿糖检测。
3、乏力葡萄糖利用障碍导致能量供应不足,患者常感疲倦无力,轻微活动即气喘。肌肉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时,会出现持续性的疲劳感,休息后难以缓解。儿童可能表现为不爱运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这种情况与细胞糖代谢异常有关,需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4、视力模糊高血糖引起晶状体渗透压改变会导致暂时性屈光不正,表现为视物模糊、眼前雾状感。这种症状具有波动性,血糖控制后多可缓解。若长期未干预可能发展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出现该症状时应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及时进行眼底检查。
5、体重下降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时,机体分解脂肪和蛋白质供能,导致体重进行性下降。患者可能在饮食正常的情况下,1-3个月内体重减轻超过5%。儿童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这种情况多伴随多食易饥,需与甲亢等疾病鉴别。
日常应注意控制精制糖和饱和脂肪摄入,选择全谷物、豆类、绿叶蔬菜等低升糖指数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定期监测空腹和餐后血糖,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若出现伤口愈合缓慢、皮肤瘙痒、手足麻木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排查糖尿病并发症。妊娠期妇女需加强血糖筛查,老年人应注意预防无症状性高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