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炎可通过中药内服、中药外敷、针灸疗法、拔罐疗法、饮食调理等方式治疗。皮炎通常由湿热蕴结、血虚风燥、外感风邪、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原因引起。
1、中药内服湿热型皮炎可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方中龙胆草、黄芩清热燥湿,栀子泻火除烦,泽泻利水渗湿。血虚风燥型常用当归饮子,含当归、白芍养血润燥,防风、蝉蜕祛风止痒。风热型多用消风散,以荆芥、防风疏风解表,苦参、苍术清热除湿。需由中医师辨证后调整剂量,避免自行用药。
2、中药外敷急性期渗出可用马齿苋、黄柏煎汤冷湿敷,收敛燥湿。慢性肥厚皮损可外涂青黛膏或黄连膏,含青黛清热解毒,凡士林润肤保湿。瘙痒明显者可用苦参、地肤子、白鲜皮煎汤外洗,清热祛风止痒。皮肤破损处禁用刺激性药膏。
3、针灸疗法取曲池、血海、三阴交等穴位疏通经络,配合大椎、肺俞调节卫表。湿热型加阴陵泉利湿,血虚型加足三里健脾养血。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分钟,隔日一次。耳穴可选肺、神门、内分泌等贴压王不留行籽。
4、拔罐疗法在背部膀胱经走罐可疏通阳气,局部阿是穴留罐5分钟改善微循环。充血性皮损禁用拔罐,体弱者可选用闪罐法。配合刺络拔罐时,需严格消毒避免感染。
5、饮食调理湿热型应少食辛辣油腻,推荐绿豆薏米粥清热利湿。血虚型可食用红枣枸杞粥养血润肤。发作期忌食海鲜、羊肉等发物,多饮水促进代谢。日常可适量饮用菊花决明子茶清肝解毒。
皮炎患者需保持皮肤清洁但避免过度洗烫,穿着棉质透气衣物。规律作息有助于气血调和,情绪紧张时可练习八段锦疏肝解郁。急性发作或渗液化脓时应及时就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疗效。治疗期间记录饮食与症状变化,帮助医生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