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扩张可通过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急性胃扩张通常由暴饮暴食、胃肠动力障碍、机械性梗阻、术后并发症、代谢紊乱等原因引起。
1、胃肠减压通过鼻胃管引流胃内容物减轻胃内压力,是基础治疗手段。操作时需注意避免误吸,同时监测引流液性状和量。严重腹胀者可能需要重复进行减压操作,必要时联合肛管排气。
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大量胃液丢失易导致低氯低钾性碱中毒,需静脉补充生理盐水和氯化钾。监测血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根据检验结果调整补液方案。尿量恢复后注意补充葡萄糖溶液预防反应性低血糖。
3、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甲氧氯普胺促进胃肠蠕动,西咪替丁减少胃酸分泌,山莨菪碱解除平滑肌痉挛。胃黏膜损伤者可加用硫糖铝混悬液保护胃黏膜。避免使用可能抑制胃肠蠕动的阿片类药物。
4、内镜治疗对于食物团块或异物导致的梗阻,可在胃镜下进行异物取出术。操作前需确认无消化道穿孔,术中注意避免黏膜损伤。术后需继续胃肠减压观察有无再发扩张。
5、手术治疗出现胃壁缺血坏死或穿孔时需急诊手术,常见术式包括胃造瘘术、胃部分切除术。术后需加强营养支持,逐步过渡到肠内营养。慢性胃扩张反复发作者可考虑胃固定术。
治疗期间应严格禁食,症状缓解后从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恢复期避免进食过快过饱,减少产气食物摄入。有基础疾病者需积极治疗原发病,术后患者需定期随访胃排空功能。出现持续呕吐、剧烈腹痛或呕血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