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医疗器械主要包括磁共振成像设备、计算机断层扫描设备、医用直线加速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体外膜肺氧合设备等。
1、磁共振成像设备磁共振成像设备利用强磁场和射频脉冲生成人体内部结构的高清图像,适用于脑部、脊柱、关节等部位的病变诊断。该设备具有无电离辐射的优势,但对体内有金属植入物的患者存在使用限制。检查时需保持静止,单次扫描通常需要15-60分钟。
2、计算机断层扫描设备计算机断层扫描设备通过X射线旋转扫描获取人体横断面图像,可快速检测肺部结节、骨折、出血等急重症。多层螺旋CT能实现亚毫米级分辨率,但存在一定辐射剂量。新型能谱CT还可进行物质成分分析,辅助鉴别肿瘤性质。
3、医用直线加速器医用直线加速器是肿瘤放射治疗的核心设备,能产生高能X射线或电子束精准杀伤癌细胞。现代机型配备图像引导系统和呼吸门控技术,误差可控制在毫米级。治疗前需进行CT模拟定位和剂量规划,单次治疗约需10-30分钟。
4、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通过导管注入对比剂实时显示血管形态,用于冠心病、脑血管病等介入诊疗。设备具有动态图像采集和三维重建功能,能清晰呈现血管狭窄、动脉瘤等病变。检查需在导管室进行,存在造影剂过敏和辐射风险。
5、体外膜肺氧合设备体外膜肺氧合设备可短期替代心肺功能,为重症呼吸衰竭、心脏术后患者提供生命支持。系统通过离心泵驱动血液在膜肺中进行气体交换,需持续抗凝治疗。使用期间需密切监测凝血功能、血流动力学等指标,并发症包括出血、血栓和感染。
使用大型医疗器械需严格遵循适应症和操作规范,部分检查治疗前需空腹或停用特定药物。患者应如实告知医务人员过敏史、植入物等情况,检查后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医疗机构需定期维护设备并校准参数,确保诊疗安全有效。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需评估风险收益比后谨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