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脱落是否好治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和就诊时机,早期发现并规范治疗通常预后较好。视网膜脱落的治疗方式主要有激光光凝术、巩膜扣带术、玻璃体切割术、气体填充术、硅油填充术等。
1、激光光凝术适用于视网膜裂孔未发生脱离或局限性浅脱离的情况。通过激光在裂孔周围产生瘢痕粘连,阻止液体进入视网膜下间隙。该方式创伤小且恢复快,但需在视网膜未大面积脱离时使用,术后需定期复查防止新裂孔形成。
2、巩膜扣带术通过硅胶带压迫巩膜使脱离的视网膜复位,常用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需在眼球外壁操作,可能引起暂时性屈光不正,术后需保持特定体位1-2周以促进视网膜贴附。
3、玻璃体切割术针对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如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通过切除病变玻璃体解除牵引力。术中可能联合激光、气体或硅油填充,术后需严格保持俯卧位,存在白内障进展、眼压升高等风险。
4、气体填充术向眼内注入膨胀气体顶压视网膜,适用于上方视网膜脱离。气体约2-8周逐渐吸收,期间禁止乘飞机及到高海拔地区。可能出现晶状体混浊、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
5、硅油填充术严重病例需注入硅油长期支撑视网膜,通常6-12个月后二次手术取出。硅油可能导致角膜变性、乳化等并发症,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硅油移位。
视网膜脱落患者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严格遵医嘱保持规定体位。饮食应增加深色蔬菜、蓝莓等富含叶黄素的食物,控制血糖血压等基础疾病。术后3-6个月内定期复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若出现闪光感、飞蚊增多等预警症状需立即就医。不同术式的视力恢复程度存在差异,黄斑未受累者预后较好,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永久性视力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