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炎哮喘的治疗药物主要有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白三烯调节剂、抗胆碱能药物和茶碱类药物。
1、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是控制支气管炎哮喘的基础药物,具有强效抗炎作用。常用吸入型制剂包括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和倍氯米松,可减轻气道炎症和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长期规律使用能有效预防哮喘发作,但需注意口腔真菌感染等不良反应,使用后需漱口。
2、β2受体激动剂:
β2受体激动剂分为短效和长效两类。短效药物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能快速缓解支气管痉挛,用于急性发作时急救;长效药物如沙美特罗、福莫特罗需与糖皮质激素联用,用于长期控制症状。这类药物通过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改善通气功能。
3、白三烯调节剂:
白三烯调节剂如孟鲁司特钠和扎鲁司特,通过阻断白三烯受体抑制炎症介质释放。适用于阿司匹林哮喘、运动性哮喘及过敏性鼻炎伴哮喘患者,尤其适合儿童患者。该类药物服用方便但起效较慢,需连续使用4周以上才能评估疗效。
4、抗胆碱能药物:
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和噻托溴铵,通过阻断胆碱能受体减少支气管黏液分泌。多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哮喘患者,或作为β2受体激动剂的辅助用药。这类药物起效较慢但作用持久,常见口干等不良反应。
5、茶碱类药物:
茶碱类药物如氨茶碱和多索茶碱,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扩张支气管。由于治疗窗窄易出现恶心、心律失常等毒性反应,需监测血药浓度。目前多作为二线药物用于难治性哮喘,夜间哮喘发作时可选用缓释制剂。
支气管炎哮喘患者除规范用药外,需避免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通风。冬季注意保暖防感冒,可进行游泳、太极拳等适度锻炼增强肺功能。饮食宜清淡,多食用百合、银耳等润肺食材,忌食海鲜、辛辣刺激食物。定期复查肺功能,随身携带急救药物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