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阴囊不对称俗称蛋蛋一大一小可通过观察等待、调整体位、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通常与鞘膜积液、腹股沟斜疝、睾丸扭转等因素有关。
1、观察等待生理性阴囊不对称在新生儿中较常见,可能与睾丸下降过程中暂时性位置差异有关。建议家长每日洗澡时观察两侧睾丸大小变化,若差异在1厘米内且无红肿、哭闹,可继续观察1-2个月。此期间避免挤压阴囊,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尿布。
2、调整体位部分婴儿因长期侧卧导致阴囊受压出现暂时性不对称。家长可每2小时帮助婴儿变换平卧体位,避免单侧腹股沟持续受压。哺乳后竖抱拍嗝时,用手掌轻托阴囊部位帮助复位,每日重复进行3-4次。
3、就医检查若伴随哭闹拒按或皮肤发红,需警惕睾丸扭转,应立即就诊小儿外科。医生会通过阴囊超声检查血流信号,确诊后需在6小时内行睾丸固定术。延误治疗可能导致睾丸坏死,术后需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预防感染。
4、鞘膜积液交通性鞘膜积液是常见病因,可能与鞘状突未闭合有关,表现为透光试验阳性。体积较大时可穿刺抽液,反复发作需行鞘膜切除术。术后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滴剂缓解疼痛,保持切口干燥。
5、腹股沟斜疝疝囊进入阴囊会导致明显肿胀,咳嗽时包块增大。确诊后需择期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前避免剧烈哭闹。术后使用蒙脱石散预防腹胀,用碘伏消毒切口,2周内避免使用腰凳。
日常需保持会阴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洗后擦干褶皱处。哺乳期母亲应补充优质蛋白促进组织修复,如鸡蛋、鱼肉等。发现阴囊颜色发紫或发热超过38度时,须立即就医。定期儿童保健科随访至3岁,监测睾丸发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