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瓣膜手术后可能出现瓣周漏、心律失常、血栓栓塞、感染性心内膜炎、人工瓣膜功能障碍等后遗症。瓣膜手术主要包括机械瓣置换术、生物瓣置换术、瓣膜成形术等术式,术后需长期随访监测。
瓣周漏是瓣膜置换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由于缝合处组织愈合不良导致血液反流。轻度瓣周漏可能无明显症状,中重度可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等心力衰竭表现。术后早期需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估,严重者需二次手术修补。心律失常多与术中心肌损伤或电解质紊乱有关,房颤最为常见,可能需服用胺碘酮片或盐酸普罗帕酮片控制心率,必要时行射频消融术。血栓栓塞风险在机械瓣置换术后尤为突出,患者须终身服用华法林钠片抗凝,并定期监测凝血功能,避免脑梗死等严重事件。感染性心内膜炎与术后菌血症相关,表现为持续发热、新发心脏杂音,需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治疗。人工瓣膜功能障碍包括机械瓣卡瓣、生物瓣钙化衰败等,可能引起急性肺水肿,需急诊手术处理。
术后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适度进行步行、太极拳等有氧运动,运动时心率控制在静息心率+20次/分以内。严格遵医嘱服用抗凝药物,避免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等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凝血指标,出现胸闷气短、下肢水肿等症状及时就医。保持口腔卫生预防感染,进行牙科操作前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后6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睡眠时可抬高床头减轻心脏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