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炎可通过饮食调整、补液治疗、药物治疗、病因治疗等方式治疗。肠胃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饮食不当、药物刺激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整急性期禁食6-8小时,缓解后逐步引入米汤、藕粉等低渣流食,避免乳制品及高脂食物。慢性期需长期保持低纤维、低刺激饮食模式。
2、补液治疗轻中度脱水采用口服补液盐,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补液量按每公斤体重50-100毫升计算,分4-6次补充。
3、药物治疗细菌性感染可使用诺氟沙星、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病毒性感染以对症治疗为主,可选用洛哌丁胺、消旋卡多曲、布拉氏酵母菌散。
4、病因治疗细菌性肠胃炎可能与志贺菌属、沙门菌属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发热、脓血便。需进行病原学检查后针对性使用抗生素,同时纠正电解质紊乱。
治疗期间建议记录排便次数与性状变化,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适量补充含锌食物促进肠黏膜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