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疹性荨麻疹可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冷敷缓解瘙痒、预防继发感染等方式治疗。丘疹性荨麻疹通常由昆虫叮咬、过敏反应、环境刺激、免疫异常、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避免接触过敏原丘疹性荨麻疹多由蚊虫叮咬或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诱发。患者需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除螨,户外活动时穿长袖衣物并使用驱蚊产品。若明确对特定物质过敏,应严格避免接触。过敏体质者新换衣物需清洗暴晒后再穿着。
2、外用药物局部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止痒,或涂抹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弱效糖皮质激素药膏减轻炎症。继发感染时可联合莫匹罗星软膏。用药前需清洁患处,避免抓破皮肤。儿童患者应选择更温和的外用药,家长需监督用药安全。
3、口服药物瘙痒严重时可遵医嘱口服氯雷他定片等第二代抗组胺药,必要时联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静脉给药。伴有全身症状者可短期服用醋酸泼尼松片。孕妇及儿童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4、冷敷缓解瘙痒用毛巾包裹冰袋冷敷患处可暂时缓解瘙痒,每次不超过10分钟。冷敷后及时擦干皮肤,避免冻伤。婴幼儿皮肤娇嫩,家长需控制冷敷温度与时长。该方法不能替代药物治疗,适用于临时应急处理。
5、预防继发感染丘疹被抓破后易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应剪短指甲,夜间可戴棉质手套。已出现脓疱时可外用碘伏消毒,必要时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保持患处干燥,沐浴后及时擦干,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浴产品。
丘疹性荨麻疹患者日常需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剧烈运动出汗刺激皮肤。饮食宜清淡,限制海鲜、辛辣食物摄入。定期清洗床品并在阳光下暴晒,室内湿度建议维持在50%左右。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发热等全身反应时,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排查其他皮肤病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