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全身起疙瘩通常由荨麻疹、接触性皮炎、药物过敏反应、食物过敏或昆虫叮咬过敏引起。
1、荨麻疹:
荨麻疹是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典型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伴瘙痒,可能由花粉、尘螨等吸入性过敏原,或海鲜、坚果等食物诱发。急性发作时可使用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慢性患者需排查过敏原。
2、接触性皮炎:
皮肤接触染发剂、金属饰品等致敏物质后,局部或全身出现红斑、丘疹伴灼热感。常见过敏原包括镍、铬等金属,以及橡胶、化妆品成分。治疗需立即脱离过敏原,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严重时需口服抗过敏药物。
3、药物过敏:
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或解热镇痛药可能引发全身性药疹,表现为弥漫性红色斑丘疹。多伴有发热、关节痛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需立即停用致敏药物,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进行抗过敏治疗。
4、食物过敏:
进食虾蟹、芒果等特定食物后,组胺释放导致皮肤出现风团样皮疹。常合并口唇肿胀、腹痛等消化道症状,严重时引发喉头水肿。应急处理需服用西替利嗪等二代抗组胺药,日常需严格避免过敏食物摄入。
5、虫咬过敏:
蚊虫叮咬后其唾液蛋白引发超敏反应,叮咬处形成硬性水肿性丘疹,可泛发全身。蜜蜂、火蚁等昆虫毒液可能诱发速发型过敏反应。局部涂抹炉甘石洗剂止痒,全身反应者需使用肾上腺素笔急救。
出现全身过敏皮疹时应记录可疑诱因,避免搔抓防止继发感染。建议穿着纯棉宽松衣物,用温水清洁皮肤。饮食宜清淡,暂忌海鲜、辛辣食物。若伴随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全身症状需立即急诊处理。慢性荨麻疹患者可进行过敏原检测,通过脱敏治疗改善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