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或过量使用部分中药可能引起骨质疏松,但规范使用中药通常不会导致骨质疏松。中药引起骨质疏松主要与药物成分、使用剂量及个体差异有关。
部分含有重金属或特定生物碱的中药可能干扰钙磷代谢,如长期使用含马兜铃酸成分的草药可能损伤肾小管功能,间接影响骨骼健康。雷公藤制剂中的某些成分可能抑制成骨细胞活性,导致骨形成减少。雄黄等矿物类中药若超量使用,可能通过蓄积作用影响骨代谢平衡。部分具有利尿作用的中药如长期使用可能加速钙质排泄,如茯苓、泽泻等需注意配伍和疗程。个体对药物敏感度差异较大,老年人或绝经后妇女等骨质疏松高危人群更需谨慎。
日常预防需注意膳食钙和维生素D的充足摄入,适当进行负重运动如快走或太极拳。使用中药时应由中医师辨证施治,避免自行长期服用不明成分的中药制剂。骨质疏松高危人群建议定期监测骨密度,出现骨痛、身高变矮等症状时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