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不一定是尿毒症的前兆,但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增加尿毒症风险。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主要与血糖控制不良、高血压、遗传因素、血脂异常、吸烟等因素有关。
糖尿病患者若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能损伤肾小球滤过功能,早期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大量蛋白尿、水肿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糖尿病肾病终末期,即尿毒症阶段,此时肾功能严重受损,需依赖透析或肾移植维持生命。
并非所有糖尿病患者都会进展为尿毒症。通过早期干预如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定期监测尿微量白蛋白、调整饮食结构等措施,多数患者可延缓或避免肾功能恶化。少数合并其他危险因素如长期高血压未控制、反复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肾功能恶化概率相对较高。
糖尿病患者应每3-6个月检查肾功能指标,包括血肌酐、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等。日常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8克左右,优先选择优质蛋白如鱼肉、蛋清等。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保持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出现持续泡沫尿、夜尿增多、下肢浮肿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