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与心绞痛是两种不同的心脏疾病,主要区别在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式。心衰指心脏泵血功能减退,而心绞痛是心肌缺血引起的胸痛。
1、发病机制心衰主要由心肌损伤、心脏负荷过重或心脏结构异常导致,常见病因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等。心绞痛则因冠状动脉狭窄或痉挛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多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
2、临床表现心衰患者常表现为呼吸困难、下肢水肿、乏力及活动耐力下降,严重时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心绞痛典型症状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或下颌,持续数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3、诊断方法心衰诊断需结合超声心动图评估射血分数、BNP检测及临床症状。心绞痛主要通过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或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发作时心电图可见ST段压低或抬高。
4、治疗原则心衰治疗包括利尿剂如呋塞米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片及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严重者需植入起搏器。心绞痛急性期使用硝酸甘油片,长期治疗需阿司匹林肠溶片、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及血运重建手术。
5、预后管理心衰需长期控制液体摄入、监测体重及规律服药,五年生存率随病情加重显著降低。心绞痛患者通过规范用药和生活方式干预可稳定病情,但需警惕心肌梗死风险。
心衰与心绞痛患者均需低盐低脂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定期复查心电图及心脏功能。心衰患者应限制每日饮水量,心绞痛患者需随身携带急救药物。若出现症状加重或频繁发作,须立即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