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结肠恶变可通过内镜下切除、局部切除术、化疗辅助治疗、定期随访监测等方式治疗。早期结肠恶变通常由腺瘤性息肉恶变、遗传因素、慢性炎症刺激、不良生活习惯等原因引起。
1、内镜下切除适用于黏膜层病变,通过结肠镜进行黏膜切除术或黏膜下剥离术,创伤小且恢复快。术后需定期复查肠镜。
2、局部切除术针对肿瘤局限于肠壁肌层的病例,采用腹腔镜或开腹局部肠段切除,保留肛门功能。术后需病理检查确认切缘。
3、化疗辅助治疗存在淋巴结转移风险时可使用卡培他滨、奥沙利铂、亚叶酸钙等药物进行辅助化疗,降低复发概率。
4、定期随访监测治疗后每3-6个月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2年内每半年进行肠镜评估,5年内需持续监测。
确诊后应限制红肉摄入,增加全谷物和蔬菜水果比例,保持规律作息并避免久坐,术后根据医生建议逐步恢复适度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