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时产生的艾烟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明显危害,但长期高浓度接触或特殊体质人群可能出现不适反应。艾烟主要成分为艾草燃烧释放的挥发油、焦油及微量一氧化碳,其作用机制与艾灸疗效密切相关。
艾烟中的艾叶挥发油具有抗菌、抗炎作用,可辅助增强艾灸温经通络效果。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短期接触低浓度艾烟通常不会引发健康问题,部分人群甚至认为艾烟的特殊气味有助于安神。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艾烟具有驱邪避秽功效,现代研究也证实其含有桉油精等有益成分,能刺激呼吸道黏膜产生轻微兴奋作用。
密闭空间长时间吸入高浓度艾烟可能导致眼结膜刺激、咽喉干燥等黏膜刺激症状,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能诱发气道痉挛。艾烟中的焦油类物质长期接触可能增加呼吸道疾病风险,孕妇及儿童等敏感人群应控制接触时间。个别对艾草过敏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流涕等过敏反应,需立即停止接触。
使用艾灸时建议保持环境通风,每次艾灸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烟雾较大时可佩戴透气口罩。选择质量合格的艾条能减少杂质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艾灸后及时开窗换气。如出现持续咳嗽、胸闷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艾灸治疗。合理控制艾烟接触浓度与时间,可兼顾艾灸疗效与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