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道炎患者需避免使用可能加重症状的药物,主要有硝酸甘油、钙通道阻滞剂、茶碱类、非甾体抗炎药、抗胆碱能药物等。反流性食道炎是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的炎症,典型症状包括烧心、反酸等,用药需严格遵医嘱。
1、硝酸甘油硝酸甘油通过松弛平滑肌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可能诱发或加重反流。心绞痛患者需与医生充分沟通,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替代药物可考虑β受体阻滞剂,但需监测心率变化。
2、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等药物会减弱食管蠕动功能,延迟胃排空。高血压患者如需长期使用,建议配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同时避免睡前服药,服药后保持直立姿势。
3、茶碱类氨茶碱可能刺激胃酸分泌并降低括约肌张力。哮喘患者使用时应小剂量分次服用,配合抑酸药物,避免与咖啡因同服,服药期间需监测血药浓度。
4、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等药物会直接损伤食管黏膜屏障。必须使用时建议选择肠溶剂型,饭后服用并配合黏膜保护剂,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出现黑便立即停药。
5、抗胆碱能药物阿托品类药物抑制食管蠕动和唾液分泌,延长胃酸接触时间。青光眼或肠梗阻患者使用时应抬高床头,服药后2小时内避免平卧,可咀嚼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
反流性食道炎患者用药期间需保持规律饮食,避免高脂、辛辣、酸性食物,戒烟限酒,餐后2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或弯腰。睡眠时抬高床头,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建议每3个月复查胃镜,出现吞咽困难、体重下降等预警症状及时就诊。日常可记录用药反应与症状变化,复诊时向医生详细说明用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