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牙源性鼻窦炎是由牙齿问题引发的鼻窦炎症,常见于上颌牙齿感染扩散至上颌窦。治疗需从牙齿和鼻窦两方面入手,包括抗感染治疗、牙齿处理及必要时的手术干预。
1、抗感染治疗
牙源性鼻窦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甲硝唑,具体选择需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和患者情况。抗生素疗程通常为7-14天,需遵医嘱完成,避免耐药性产生。
2、牙齿处理
牙齿问题是牙源性鼻窦炎的根源,需针对性治疗。
- 根管治疗:适用于牙髓感染或根尖周炎的患者,通过清除感染组织、填充根管,消除感染源。
- 拔牙:若牙齿严重损坏或无法保留,拔除患牙是必要的,同时需清理周围感染组织。
- 牙周治疗:对于牙周炎引起的鼻窦炎,需进行牙周清洁和刮治,控制炎症。
3、鼻窦治疗
鼻窦炎症需同步处理,缓解症状并促进恢复。
- 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冲洗液清洁鼻腔,减少分泌物和细菌。
- 鼻用激素喷雾:如布地奈德喷雾,可减轻鼻窦黏膜肿胀,改善通气。
- 手术治疗:若药物治疗无效或鼻窦阻塞严重,可考虑鼻内镜手术,清除病变组织,恢复鼻窦引流。
4、生活习惯调整
- 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增强免疫力。
- 口腔卫生:每日刷牙两次,使用牙线和漱口水,保持口腔清洁。
-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会加重炎症,需尽量避免。
牙源性鼻窦炎的治疗需兼顾牙齿和鼻窦,通过抗感染、牙齿处理、鼻窦治疗及生活习惯调整,可有效控制病情。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