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窦炎通常难以自愈,但部分症状较轻的患者可能通过自身免疫调节逐渐缓解。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鼻腔冲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中医调理等。慢性鼻窦炎可能与细菌感染、过敏反应、鼻腔结构异常、免疫功能低下、环境刺激等因素有关。
1、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鼻腔冲洗器清洁鼻腔,有助于清除分泌物和过敏原,减轻黏膜水肿。每日重复进行可改善鼻塞症状,但对严重感染或息肉患者效果有限。操作时需注意水温适宜,避免呛咳。
2、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如布地奈德可减轻炎症,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克拉霉素适用于细菌感染,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能缓解过敏症状。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长期应用激素需监测不良反应。
3、手术治疗鼻内镜手术可切除息肉或扩大窦口,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合并解剖异常者。球囊扩张术创伤较小,能恢复窦腔通气。术后需定期复查,防止粘连和复发。
4、物理治疗蒸汽吸入可稀释分泌物,红外线照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这些辅助疗法适合与其他治疗联合使用,但无法根治病灶。操作时需防止烫伤,每日不宜超过两次。
5、中医调理苍耳子散加减方剂可宣通鼻窍,针灸迎香穴能改善通气功能。中医治疗周期较长,需辨证施治。体质虚弱者配合艾灸足三里可增强疗效。
慢性鼻窦炎患者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粉尘和冷空气刺激。饮食宜清淡,限制乳制品摄入以防痰湿加重。适度运动增强抵抗力,但冬季户外活动需佩戴口罩。出现头痛发热等急性加重症状时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滥用滴鼻剂。病程超过三个月者建议完善鼻窦CT检查,明确病变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