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
副主任医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皮肤科
得了艾滋病可以通过规范治疗长期生存,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坚持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慢性疾病,病毒会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力下降。通过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1、抗病毒治疗是艾滋病管理的核心。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如替诺福韦、拉米夫定、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如依非韦伦和蛋白酶抑制剂如洛匹那韦。这些药物联合使用,可以显著降低病毒载量,恢复免疫功能。
2、定期监测病情变化至关重要。患者需要定期进行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检测,评估治疗效果和疾病进展。根据检测结果,医生会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
3、预防机会性感染是提高生存率的重要措施。艾滋病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如结核病、肺炎、真菌感染等。通过接种疫苗、使用预防性药物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4、心理支持和营养管理对患者康复同样重要。艾滋病患者常面临心理压力和社会歧视,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和社会支持。同时,均衡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5、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艾滋病潜伏期长,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通过定期体检和HIV检测,可以早期发现感染,及时开始治疗,获得更好的预后。
得了艾滋病虽然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规范治疗和科学管理,患者可以长期生存,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坚持治疗和综合管理,患者应积极配合定期随访,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提高生存质量和预期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