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针灸治疗通常在月经来潮前5-7天开始,持续至月经结束。针灸干预时机主要考虑月经周期规律性、疼痛程度、体质差异等因素。
对于原发性痛经,建议在月经前5-7天开始针灸。此时介入可调节子宫平滑肌收缩功能,改善盆腔血液循环,预防经期前列腺素过度分泌。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效果更佳,常用穴位包括三阴交、关元、子宫等。经期第1-2天疼痛明显时可增加治疗频次,但需避开出血量大的时段。
继发性痛经患者需根据基础疾病调整针灸时间。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痛经,建议在非经期持续进行针灸调理,配合月经前加强治疗。子宫腺肌症患者则需长期规律治疗,经期前10天开始密集干预。存在盆腔炎等感染性病变时,应先控制急性炎症再行针灸。
针灸治疗痛经需结合个体情况制定方案。治疗期间应避免寒凉饮食,注意腰腹部保暖,保持规律作息。若针灸3个月经周期后效果不明显,建议配合妇科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经期针灸需选择经验丰富的医师操作,避免刺激过量导致月经量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