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性传播乙肝的概率受到病毒载量、皮肤黏膜损伤、无保护性行为、合并其他性传播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病毒载量乙肝患者血液和精液中病毒含量较高时传染性更强。急性乙肝或慢性乙肝活动期传染风险显著增加,需进行抗病毒治疗,可选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干扰素等药物控制病毒复制。
2、皮肤黏膜损伤性行为过程中生殖器黏膜出现微小裂伤时,病毒可通过破损处进入血液。建议使用避孕套降低风险,出现伤口暴露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暴露后预防。
3、无保护性行为未使用避孕套的肛交或阴道性交传播风险较高。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应告知性伴侣,双方均需检测乙肝两对半,未感染者建议接种乙肝疫苗。
4、合并其他感染同时感染艾滋病病毒或生殖器溃疡性疾病会破坏黏膜屏障功能。需治疗合并感染,梅毒患者可使用苄星青霉素,生殖器疱疹患者可服用阿昔洛韦。
建议性活跃人群定期进行传染病筛查,全程使用避孕套,接种乙肝疫苗后可产生有效抗体保护。乙肝病毒携带者应每3-6个月监测肝功能与病毒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