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方法主要有保持卧床休息、监测生命体征、调整饮食结构、观察出血情况、心理疏导等。
1、保持卧床休息急性期患者需绝对卧床,采取平卧位并将下肢抬高,减少胃肠蠕动。避免突然坐起或站立,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加重出血。恢复期可逐渐增加床边活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或腹部用力动作。
2、监测生命体征每小时记录血压、脉搏、呼吸频率,观察有无面色苍白、冷汗等休克征象。特别注意呕血或黑便的性状、次数及总量,记录24小时出入量。出现心率增快或血压下降时需立即通知
3、调整饮食结构活动性出血期间需禁食,出血停止24小时后可尝试少量温凉流食,如米汤、藕粉等。逐步过渡到低纤维半流食,避免辛辣、过热、坚硬食物。恢复期选择易消化的优质蛋白如鱼肉、蛋清,配合蒸煮软烂的蔬菜。
4、观察出血情况记录呕吐物颜色变化,咖啡样物提示陈旧性出血,鲜红色提示活动性出血。观察粪便是否由柏油样转为黄色,监测血红蛋白数值变化。留置胃管者需定时冲洗并观察引流液性状。
5、心理疏导患者易因呕血、便血产生恐惧情绪,需解释治疗进程和预后情况。指导放松呼吸技巧,避免情绪激动导致血压波动。家属应避免在患者面前表现出过度焦虑,共同维持稳定治疗环境。
消化道出血恢复期应建立规律饮食习惯,每日5-6餐少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选择富含铁质的动物肝脏、菠菜等食物,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戒烟戒酒,减少浓茶咖啡摄入。定期复查胃镜,按医嘱服用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注意腹部保暖,避免服用阿司匹林等损伤胃肠黏膜的药物。若出现头晕、心悸或再次黑便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