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分泌不足可通过调整饮食、规律运动、药物治疗、血糖监测、胰岛素替代治疗等方式干预。胰岛素分泌不足通常由遗传因素、胰岛β细胞损伤、自身免疫异常、肥胖、长期高糖饮食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搭配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每日分5-6餐少量进食,避免血糖剧烈波动。需严格控制甜食、含糖饮料及高脂食品,可适量食用坚果、深海鱼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2、规律运动每周进行15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配合抗阻训练增强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能力。运动时间建议固定在餐后1小时,避免空腹运动导致低血糖。运动前后需监测血糖,随身携带糖果应急。
3、药物治疗遵医嘱使用胰岛素促泌剂如格列美脲片、瑞格列奈片,或胰岛素增敏剂如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对于胰岛功能严重受损者,需采用基础-餐时胰岛素方案,如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联合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用药期间需定期评估肝肾功能。
4、血糖监测每日空腹及餐后2小时测量指尖血糖,使用动态血糖仪可连续监测血糖波动趋势。记录血糖日志,包括饮食、运动、用药情况,就诊时供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参考。血糖控制目标应个体化,一般空腹血糖维持在4.4-7.0mmol/L。
5、胰岛素替代治疗对于1型糖尿病或晚期2型糖尿病患者,需终身使用外源性胰岛素。根据血糖谱选择速效、中效或长效胰岛素,采用胰岛素泵可更精准调控剂量。注射部位需轮换,避免脂肪增生影响吸收。需警惕夜间低血糖风险。
胰岛素分泌不足患者需建立长期健康管理计划,每3个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评估控糖效果。注意足部护理预防糖尿病足,定期进行眼底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查。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应激因素干扰血糖。出现多饮多尿加重或反复低血糖时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