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一般不严重,但症状反复发作可能影响生活质量。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胃肠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通常与内脏高敏感性、胃肠动力异常、肠道菌群紊乱、精神心理因素、饮食刺激等因素有关。
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且间歇性发作,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规律作息、缓解压力等方式可有效控制症状。饮食上需避免辛辣刺激、高脂肪或产气食物,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心理干预如认知行为疗法有助于改善焦虑或抑郁诱发的症状;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解痉药、益生菌或调节肠道蠕动的药物。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持续加重的腹痛、体重下降、夜间腹泻或便血等症状,需警惕是否合并炎症性肠病、肠结核或肿瘤等器质性疾病。若出现发热、贫血、肠梗阻等警示症状,或常规治疗无效时,应及时完善肠镜、粪便检测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需建立长期健康管理意识,记录饮食与症状的关联性,避免过度依赖药物。适当进行瑜伽、慢跑等舒缓运动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的发酵食品如无糖酸奶可作为日常膳食补充。症状持续影响工作生活时,建议至消化内科或心理科联合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