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瘤切除术后肺部感染需及时抗感染治疗,同时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并发症。肺部感染是术后常见并发症,与手术创伤、麻醉、术后卧床等因素有关。治疗包括抗生素使用、雾化吸入、体位引流等,同时需监测生命体征,评估感染程度。
1、抗生素治疗:根据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头孢类、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等,疗程一般为7-14天,严重感染可延长至21天。治疗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2、雾化吸入:使用生理盐水或含有抗生素、化痰药物的溶液进行雾化吸入,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钟,有助于稀释痰液,促进排痰,改善呼吸道症状。雾化后需协助患者拍背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3、体位引流:根据肺部感染部位选择合适体位进行引流,如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等,每日2-3次,每次15-30分钟,有助于痰液排出,减轻肺部感染症状。引流时需注意患者耐受情况,避免不适。
4、呼吸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有效咳嗽、腹式呼吸等呼吸功能锻炼,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有助于增强肺功能,预防肺部感染复发。锻炼时需注意患者呼吸频率和深度,避免过度疲劳。
5、营养支持:术后患者需加强营养支持,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必要时可进行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肺部感染恢复。营养支持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调整,避免过度或不足。
腹主动脉瘤切除术后肺部感染需综合治疗,包括抗生素使用、雾化吸入、体位引流、呼吸功能锻炼和营养支持等,同时需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评估感染程度,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