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人民医院
皮肤性病科
伤口感染需及时清洁消毒,必要时使用抗生素或就医处理。感染通常由细菌、病毒或真菌侵入伤口引起,处理不当可能导致炎症加重或全身感染。
1、清洁消毒是处理伤口感染的第一步。使用生理盐水或温和的肥皂水清洗伤口,去除污物和坏死组织。消毒可使用碘伏、酒精或双氧水,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清洁后,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保持干燥和透气。
2、局部抗生素药膏有助于控制感染。常见的药膏包括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和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涂抹药膏前确保伤口清洁,每日1-2次,避免过量使用以免产生耐药性。
3、口服抗生素适用于感染较重或扩散的情况。常用药物有阿莫西林、头孢类抗生素和克林霉素。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严格按照剂量和疗程服用,避免自行停药或滥用。
4、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用温水浸湿毛巾,敷于感染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注意水温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5、饮食调理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鱼类和豆类,补充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避免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6、若感染症状加重,如红肿热痛明显、发热或脓液增多,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进行伤口清创、引流或静脉注射抗生素,严重时需住院治疗。
伤口感染处理的关键在于早期干预和正确护理,避免感染扩散或引发并发症。保持伤口清洁、合理用药、注意饮食和及时就医是有效控制感染的重要措施。若感染症状持续或加重,务必寻求专业医疗帮助,以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