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宫颈癌是否切除子宫需根据肿瘤分期、患者年龄及生育需求综合判断。主要处理方式有宫颈锥切术、全子宫切除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放疗、化疗等。
1、宫颈锥切术适用于IA1期无淋巴脉管浸润患者,通过环形电切或冷刀锥切保留子宫。术后需密切随访宫颈细胞学和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复发概率较低但存在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风险。
2、全子宫切除术针对IA1期伴淋巴脉管浸润或IA2期患者,切除子宫体保留卵巢。手术路径可选择经腹、经阴道或腹腔镜,术后五年生存率超过九成,但会永久丧失生育功能。
3、根治性子宫切除术适用于IB1期肿瘤直径小于2厘米者,需切除子宫及宫旁组织上段阴道。配合盆腔淋巴结清扫可降低转移风险,术后可能需补充放疗,需评估输尿管和膀胱功能损伤风险。
4、放疗中高剂量近距离放疗联合外照射可用于拒绝手术或合并内科疾病的IB1期患者。放射性粒子植入能精准杀伤肿瘤,但可能导致阴道狭窄和卵巢功能早衰。
5、化疗新辅助化疗可使局部晚期肿瘤缩小后手术,常用铂类联合紫杉醇方案。同步放化疗可增强放疗敏感性,需监测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
确诊后应至妇科肿瘤专科就诊,根据病理类型和免疫组化结果制定个体化方案。保留生育功能者需严格筛选适应症并签署知情同意,术后每3个月复查阴道镜和影像学。日常保持会阴清洁,避免高危性行为,接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可预防其他型别感染。治疗期间需加强营养支持,适当进行盆底肌锻炼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