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蚀性葡萄胎和绒癌都属于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但两者在病理特征、临床表现及治疗方式上存在差异。
侵蚀性葡萄胎是葡萄胎组织侵入子宫肌层或转移至其他器官的病变,病理检查可见绒毛结构。绒癌则是高度恶性的滋养细胞肿瘤,病理特征为无绒毛结构、异常增生的滋养细胞及广泛出血坏死。侵蚀性葡萄胎多继发于完全性葡萄胎,表现为葡萄胎清宫后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持续不降或上升,可能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子宫增大等症状。绒癌可继发于葡萄胎、流产或足月妊娠,典型症状包括阴道出血、腹痛、转移灶相关表现如咯血、头痛等。
治疗上两者均需化疗,但绒癌恶性程度更高,常需更强化的化疗方案。侵蚀性葡萄胎对化疗敏感,治愈率高;绒癌易转移至肺、脑等器官,预后相对较差。日常需密切监测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变化,出现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