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膜癌与侵蚀性葡萄胎的主要区别在于组织来源、病理特征和转移倾向。
绒毛膜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滋养细胞肿瘤,起源于妊娠滋养细胞,病理特征为无绒毛结构,主要由异型增生的滋养细胞组成,具有早期血行转移倾向,常见转移部位包括肺、脑和肝。侵蚀性葡萄胎则属于葡萄胎的恶性变,病理特征为存在绒毛结构但滋养细胞过度增生并侵入子宫肌层,转移概率相对较低且多局限于盆腔。两者均可继发于葡萄胎妊娠,但绒毛膜癌还可发生于流产或足月产后。
治疗期间应保持充足营养摄入,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血HCG水平及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