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呛奶后经常咳嗽可通过调整喂养姿势、拍嗝、控制奶流量、保持环境清洁、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呛奶咳嗽通常由喂养不当、胃食管反流、呼吸道刺激、过敏反应、感染等原因引起。
1、调整喂养姿势喂养时让婴儿保持头高脚低的半卧位,身体与地面呈30-45度角,避免平躺喂奶。喂奶后竖抱20-30分钟,利用重力减少奶液反流。选择适合婴儿月龄的奶嘴孔径,避免流速过快。母乳喂养时注意让婴儿完全含住乳晕,减少空气吸入。
2、拍嗝每次喂奶中途及结束后需进行拍嗝,将婴儿竖抱于肩头,手掌呈空心状由下至上轻拍背部,持续5-10分钟。拍嗝能帮助排出吞咽时吸入的空气,降低胃内压力。若拍嗝后仍有吐奶,可间隔15分钟重复操作。夜间喂奶后也须坚持拍嗝流程。
3、控制奶流量选择防胀气奶瓶或可调节流量奶嘴,每顿奶量分2-3次喂完,单次喂养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母乳喂养时可用手指轻压乳晕控制流速。喂奶过程中发现婴儿嘴角溢奶或吞咽急促时立即暂停,待呼吸平稳后继续。避免在婴儿哭闹时强行喂奶。
4、保持环境清洁定期清洗消毒奶具,喂养前清洁母亲乳房。卧室保持湿度50%-60%,每日通风2-3次,避免尘螨、宠物毛发等过敏原。接触婴儿前洗手,患呼吸道疾病者需佩戴口罩。呛奶后及时用棉柔巾清理口鼻残留奶液,防止二次吸入。
5、就医检查若咳嗽持续超过48小时或伴随发热、呼吸急促、面色发绀,需排查胃食管反流病、喉软骨软化、肺炎等疾病。医生可能建议进行食管pH监测、胸部X线等检查,或开具枸橼酸莫沙必利颗粒、蒙脱石散、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药物。严重呛咳引发窒息需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家长应记录呛奶发生时间、频率及伴随症状,避免穿着过紧的衣物压迫婴儿腹部。喂奶后2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或俯卧,可适当抬高婴儿床头部。母乳喂养母亲需减少咖啡因、辛辣食物摄入。定期监测体重增长曲线,若连续两周增长不足需评估营养摄入情况。冬季注意保暖但避免过度包裹,保持颈部舒展以维持呼吸道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