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肌腱炎可通过休息制动、冷敷热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手腕肌腱炎通常由过度使用、外伤、感染、风湿性疾病、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动急性期需立即停止手腕活动,使用护腕或支具固定关节2-3周。避免提重物、拧毛巾等需要手腕用力的动作,防止肌腱进一步损伤。睡眠时可将手腕垫高,有助于减轻局部水肿。
2、冷敷热敷发病48小时内每2-3小时冰敷15分钟,能有效缓解红肿热痛。急性期过后改用热敷,每日3次,每次2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注意避免冻伤或烫伤,皮肤敏感者需隔毛巾操作。
3、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局部涂抹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或酮洛芬凝胶。严重者可进行腱鞘内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但每年不宜超过3次。
4、物理治疗超声波治疗能促进肌腱修复,每周3次,10次为1疗程。冲击波治疗适用于慢性肌腱炎,可改善局部微循环。康复期进行手腕屈伸、旋转等渐进式训练,增强肌腱耐受力。
5、手术治疗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或肌腱严重粘连时,需行腱鞘切开松解术。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防止再次粘连。开放性损伤合并感染时,可能需行肌腱清创缝合术。
日常应避免长时间重复手腕动作,工作间隙做握拳伸展练习。烹饪时使用轻便厨具,电脑操作保持手腕中立位。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增强肌腱柔韧性。若出现晨僵超过1小时或夜间痛醒,需警惕类风湿性关节炎可能,建议尽早就诊风湿免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