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新生儿期常见的消化道畸形,主要表现为幽门环形肌肥厚导致胃出口梗阻,典型症状有喷射性呕吐、胃蠕动波和体重不增。该病可通过幽门肌切开术根治。
1、病因机制幽门肌层异常增生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节细胞发育异常有关,部分病例存在家族聚集倾向。
2、典型表现出生后2-8周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不含胆汁,可见从左肋缘向右移动的胃蠕动波。
3、诊断方法超声检查显示幽门肌层厚度超过4毫米,幽门管长度超过16毫米;上消化道造影可见线状幽门管。
4、治疗原则确诊后应尽早行腹腔镜幽门肌切开术,术前需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术后6小时可开始少量喂食。
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喂养情况,术后遵医嘱逐步增加奶量,定期监测体重增长曲线,避免过度喂养诱发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