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阴道炎通常不属于严重疾病,但可能引起明显不适。该病主要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表现为外阴瘙痒、豆腐渣样白带、灼痛等症状。治疗不及时可能诱发反复感染、尿路刺激或外阴皮肤破损。
霉菌性阴道炎多数情况下通过规范抗真菌治疗可有效控制症状。常见诱因包括长期使用抗生素、妊娠期激素变化、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等。患者使用克霉唑栓、硝酸咪康唑栓等阴道栓剂治疗时,症状多在3-7天内缓解。合并外阴瘙痒者可配合使用酮康唑乳膏局部涂抹,同时建议选择棉质透气内裤,避免阴道冲洗破坏微环境。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治疗抵抗或反复发作,每年发作超过4次即定义为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这类情况需排除免疫缺陷疾病,必要时延长抗真菌疗程至6个月。妊娠期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制霉菌素等B类安全药物,避免使用口服唑类抗真菌药。婴幼儿或绝经后妇女出现类似症状时,需与滴虫性阴道炎、萎缩性阴道炎等疾病鉴别。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是预防复发的关键措施。日常应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经期及时更换卫生巾,性生活前后注意清洁。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长期使用抗生素者可预防性补充益生菌。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配偶有龟头红疹症状时需同步治疗。若出现发热、盆腔疼痛或血性分泌物,提示可能合并其他感染,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