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性尿失禁术后需重点关注伤口护理、排尿功能恢复及生活方式调整。主要注意事项包括避免腹压增加、预防感染、规范盆底肌训练、合理饮食控制及定期复查随访。
1、避免腹压增加:
术后3个月内禁止提重物、剧烈咳嗽或进行增加腹压的运动。腹压骤升可能导致手术补片移位或缝合处撕裂,影响手术效果。建议打喷嚏时采取屈膝抱胸姿势,便秘时使用缓泻剂辅助排便。
2、预防感染措施:
术后需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2次,排尿后从前向后擦拭。观察体温变化及伤口渗液情况,出现发热或脓性分泌物需及时就医。导尿管留置期间需定时消毒尿道口。
3、盆底肌训练:
术后2周开始渐进式凯格尔运动,初期每天3组、每组收缩5秒放松10秒,逐渐延长至10秒收缩。生物反馈治疗可帮助掌握正确发力方式,避免错误代偿导致腹肌参与。
4、饮食调控: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预防便秘,每日饮水控制在1500-2000毫升,分次少量饮用。限制咖啡因及碳酸饮料摄入,晚餐后2小时减少液体摄入量,降低夜间尿频风险。
5、复查随访:
术后1周拆除缝线,1个月评估排尿日记和尿垫试验,3个月进行尿流动力学复查。出现尿急、排尿困难或持续漏尿需提前复诊,必要时行膀胱功能训练或药物辅助治疗。
术后康复期需建立规律排尿习惯,每2-3小时排尿1次避免膀胱过度充盈。选择低冲击运动如游泳或瑜伽,6个月内避免骑自行车或马术等会阴受压活动。穿着棉质透气内裤,使用pH值平衡的清洁产品。保持适度体重,BMI超过25需制定减重计划。家属应协助记录排尿情况及漏尿次数,为复诊提供客观数据支持。术后半年内建议每月进行1次盆底肌电评估,根据肌力恢复情况调整训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