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可通过尿道中段悬吊术、膀胱颈悬吊术等手术方式治疗。压力性尿失禁通常由盆底肌松弛、尿道括约肌功能缺陷、妊娠损伤、肥胖及慢性腹压增高等因素引起。
1、尿道中段悬吊术:
通过植入合成吊带或自体筋膜带,在尿道中段形成支撑结构。该术式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轻中度尿失禁患者。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3个月,防止吊带移位。可能出现排尿困难或尿路感染等并发症,需定期复查尿动力学。
2、膀胱颈悬吊术:
采用开腹或腹腔镜技术将膀胱颈固定于耻骨后韧带,适用于重度尿失禁或合并膀胱膨出者。手术需全身麻醉,术后留置导尿管1-2周。长期效果稳定,但存在术后尿潴留风险,需配合盆底肌训练恢复排尿功能。
3、盆底肌松弛:
妊娠分娩或年龄增长导致盆底肌群张力下降,可能与胶原蛋白代谢异常有关。表现为咳嗽、跳跃时漏尿,常伴有阴道前壁膨出。轻度者可尝试凯格尔运动,重度需手术重建盆底支持结构。
4、尿道括约肌缺陷:
尿道固有括约肌功能不全时,腹压传导至膀胱后无法有效关闭尿道。常见于多次分娩或盆腔手术者,可伴有急迫性尿失禁症状。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适用于此类患者,但需注意装置感染风险。
5、慢性腹压增高:
长期便秘、慢性咳嗽或重体力劳动持续增加腹腔压力,加速盆底结构损伤。这类患者术后复发风险较高,需同步治疗原发病,控制体重指数在24以下。
术后应保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避免咖啡因及碳酸饮料刺激膀胱。每周进行3次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游泳、瑜伽,6个月内禁止提重物及高强度跑跳。建议每3个月复查盆底肌电图,根据恢复情况调整康复方案。出现发热、持续尿痛或排尿困难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