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可通过尿道中段悬吊术、膀胱颈悬吊术等手术方式治疗。压力性尿失禁通常由盆底肌松弛、尿道括约肌功能缺陷、妊娠损伤、肥胖及慢性腹压增高等因素引起。
1、尿道中段悬吊术:
通过植入合成吊带或自体筋膜带,在尿道中段形成支撑结构。该术式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轻中度尿失禁患者。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3个月,防止吊带移位。可能出现排尿困难或尿路感染等并发症,需定期复查尿动力学。
2、膀胱颈悬吊术:
采用开腹或腹腔镜技术将膀胱颈固定于耻骨后韧带,适用于重度尿失禁或合并膀胱膨出者。手术需全身麻醉,术后留置导尿管1-2周。长期效果稳定,但存在术后尿潴留风险,需配合盆底肌训练恢复排尿功能。
3、盆底肌松弛:
妊娠分娩或年龄增长导致盆底肌群张力下降,可能与胶原蛋白代谢异常有关。表现为咳嗽、跳跃时漏尿,常伴有阴道前壁膨出。轻度者可尝试凯格尔运动,重度需手术重建盆底支持结构。
4、尿道括约肌缺陷:
尿道固有括约肌功能不全时,腹压传导至膀胱后无法有效关闭尿道。常见于多次分娩或盆腔手术者,可伴有急迫性尿失禁症状。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适用于此类患者,但需注意装置感染风险。
5、慢性腹压增高:
长期便秘、慢性咳嗽或重体力劳动持续增加腹腔压力,加速盆底结构损伤。这类患者术后复发风险较高,需同步治疗原发病,控制体重指数在24以下。
术后应保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避免咖啡因及碳酸饮料刺激膀胱。每周进行3次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游泳、瑜伽,6个月内禁止提重物及高强度跑跳。建议每3个月复查盆底肌电图,根据恢复情况调整康复方案。出现发热、持续尿痛或排尿困难需立即就医。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主要表现为腹压增加时尿液不自主漏出,典型症状包括咳嗽漏尿、打喷嚏漏尿、跳跃漏尿、大笑漏尿以及提重物漏尿。
1、咳嗽漏尿:
腹压突然增高是主要诱因,咳嗽时腹腔压力传导至膀胱,若盆底肌松弛或尿道括约肌功能减退,会出现尿液溢出。轻者仅少量漏尿,重者可能浸湿衣裤。长期慢性咳嗽患者症状更明显,可能与盆底肌持续受损有关。
2、打喷嚏漏尿:
喷嚏产生的瞬间腹压可达200毫米汞柱以上,远超尿道闭合压。盆底支持结构薄弱时,尿道活动度过大导致控尿机制失效。部分患者伴随膀胱膨出,漏尿量通常多于咳嗽时。
3、跳跃漏尿:
运动冲击力使膀胱内压骤增,盆底肌无法及时收缩补偿。常见于跳绳、跑步等腾空动作,漏尿量与运动强度正相关。年轻女性运动员可能出现该症状,提示早期盆底功能异常。
4、大笑漏尿:
大笑时膈肌剧烈收缩引发腹压波动,盆底肌反应延迟导致漏尿。多见于社交场合突发性大笑,通常漏尿量较少但易造成心理负担。部分患者会主动抑制笑声避免尴尬。
5、提重物漏尿:
负重时腹肌收缩增加膀胱压力,若盆底支持组织存在缺陷,会出现持续性漏尿。搬运超过5公斤物品时症状明显,常伴有下坠感,提示可能合并盆腔器官脱垂。
建议每日进行凯格尔运动强化盆底肌,每组收缩8-12秒,每天3-4组;减少咖啡因及碳酸饮料摄入;控制体重在BMI24以下;选择跳绳等冲击性运动时可使用卫生护垫。症状持续或漏尿量较大时,需就医评估是否需盆底康复治疗或手术干预。注意记录漏尿诱因和频率,帮助医生判断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