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七项检查主要用于筛查和辅助诊断常见恶性肿瘤,包括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53、糖类抗原199、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等指标。这些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癌、乳腺癌、胃癌、前列腺癌等肿瘤,或评估治疗效果及复发风险。
甲胎蛋白是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标志物,其水平升高可能与肝细胞癌或生殖细胞肿瘤有关,需结合影像学进一步排查。癌胚抗原在结直肠癌、胃癌、肺癌中可能异常升高,但吸烟、炎症也可能导致轻度增高。糖类抗原125对卵巢癌诊断敏感性较高,盆腔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良性疾病也可能影响结果。糖类抗原153主要反映乳腺癌病情进展,术后监测可帮助判断复发。糖类抗原199在胰腺癌、胆管癌中阳性率较高,但胰腺炎、胆道梗阻时也会暂时升高。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用于前列腺癌筛查,前列腺增生或炎症可能造成假阳性。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小细胞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相关,溶血标本可能干扰检测准确性。
肿瘤标志物单项升高不能确诊癌症,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活检综合判断。健康人群筛查建议选择针对性项目,如40岁以上男性可重点监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乙肝携带者需定期检查甲胎蛋白。检测前3天应避免剧烈运动、饮酒及高脂饮食,女性避开月经期检查糖类抗原125。部分药物如激素、抗生素可能干扰结果,需提前告知医生用药史。肿瘤患者复查时应固定检测机构和仪器,确保结果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