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的抢救方法主要有心肺复苏、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药物治疗等。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需立即就医处理。
1、心肺复苏患者出现心跳骤停时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施救者应让患者平卧,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胸外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按压深度5-6厘米。心肺复苏可维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2、溶栓治疗溶栓治疗是通过静脉注射溶栓药物溶解冠状动脉内的血栓。常用药物包括尿激酶、链激酶、阿替普酶等。溶栓治疗需在发病12小时内进行,越早效果越好。治疗前需评估出血风险,禁忌症包括活动性出血、近期手术等。
3、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通过导管技术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医生经桡动脉或股动脉插入导管,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使用球囊扩张狭窄部位并植入支架。该方法是心肌梗死最有效的再灌注治疗手段,需在发病12小时内完成。
4、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适用于多支血管病变或介入治疗失败的患者。外科医生取患者自身血管作为桥血管,绕过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部位,重建心肌血供。手术需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创伤较大但远期效果较好。
5、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贯穿心肌梗死抢救全过程。常用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凝药物如肝素,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以及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可减轻症状、改善预后,需根据患者情况个体化选择。
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需长期服用药物,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监测心功能变化。出现胸痛、气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家属应学习心肺复苏技能,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