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脑血栓可通过控制基础疾病、调整生活方式、定期体检等方式实现。
控制基础疾病是预防脑血栓的关键环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病会显著增加血管内皮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建议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指标,遵医嘱规范使用降压药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降糖药如盐酸二甲双胍片、调脂药如阿托伐他汀钙片。同时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减少动物内脏和油炸食品摄入。调整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酒,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损伤血管内皮,酒精摄入每日不宜超过25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改善血液循环。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也有助于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等血管检查,及时发现斑块或狭窄病变。存在房颤者需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钠片或利伐沙班片预防心源性血栓。
日常注意补充足量水分,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乘坐长途交通工具时定期活动下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