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酮高可能引发酮症酸中毒、脱水、电解质紊乱等问题,严重时可导致昏迷甚至危及生命。尿酮升高的原因主要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长期饥饿、高脂饮食、剧烈运动、妊娠剧吐等。
1、酮症酸中毒尿酮持续升高可能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体内酸性物质堆积导致血液pH值下降。患者会出现深大呼吸、呼气有烂苹果味、恶心呕吐等症状。需立即就医进行胰岛素治疗和补液,常用药物包括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等。
2、脱水症状尿酮升高时会伴随大量排尿,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可能出现口干舌燥、皮肤弹性下降、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盐缓解,严重者需静脉补液治疗。
3、电解质紊乱酮体排泄时会带走大量钠、钾等电解质,可能引发低钾血症或低钠血症。表现为肌肉无力、心律失常、意识模糊等症状。需通过血液检测明确电解质水平,针对性补充氯化钾或生理盐水。
4、神经系统损害严重酮症酸中毒时,酮体可透过血脑屏障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初期出现头痛嗜睡,进展期可能出现意识障碍、昏迷。需紧急处理原发病,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5、器官功能损伤长期未控制的尿酮升高可能损害肝肾功,导致肌酐升高、转氨酶异常。妊娠期尿酮过高可能影响胎儿发育。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孕妇出现尿酮阳性应及时产科就诊。
发现尿酮升高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高脂饮食,糖尿病患者需规律监测血糖。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可适量补充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若出现呼吸深快、持续呕吐等症状须立即就医,不可自行服用降酮药物。妊娠期女性出现尿酮阳性时,应加强营养摄入并监测胎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