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淋巴结发炎主要表现为局部淋巴结肿大、触痛、皮肤发红,可能伴有发热或食欲减退。常见原因有上呼吸道感染、口腔炎症、EB病毒感染、结核感染、免疫性疾病等。建议家长观察伴随症状,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局部肿胀淋巴结发炎最典型表现为颈部、耳后或腹股沟等部位出现黄豆至蚕豆大小的肿块,质地较硬且边界清晰。急性期肿胀进展较快,可能单发或多发,触摸时儿童常因疼痛躲避。病毒感染引起的肿大通常表面光滑,细菌感染可能导致皮肤发红发热。
2、触痛反应发炎淋巴结受压时会出现明显压痛,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哭闹或拒绝触碰患处。触痛程度与感染严重性相关,化脓性淋巴结炎疼痛更为剧烈。家长检查时应动作轻柔,避免用力挤压导致感染扩散。
3、皮肤改变浅表淋巴结发炎时覆盖的皮肤可能出现发红、温度升高,严重时可见皮肤绷紧发亮。若发展为淋巴结脓肿,皮肤中央可能变薄呈现黄色脓点。这些体征多提示细菌感染,需警惕链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4、全身症状部分患儿伴随38℃以上发热,以午后或夜间为著。EB病毒感染可引起持续高热伴眼睑浮肿。长期低热伴盗汗需排查结核感染。食欲下降、精神萎靡等全身反应在幼儿中更为明显,可能影响进食和睡眠质量。
5、伴随体征口腔炎症常伴随颌下淋巴结肿大,扁桃体炎多引起颈前淋巴结反应。耳部感染可致耳后淋巴结肿大,下肢感染则多影响腹股沟淋巴结。若出现皮疹、关节肿痛或肝脾肿大,需考虑川崎病等免疫性疾病。
家长发现孩子淋巴结异常时应记录肿大部位、大小变化及伴随症状。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或热敷。饮食选择温凉流质食物减轻吞咽不适,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急性期需减少剧烈活动,保证充足休息。所有淋巴结发炎患儿均需儿科医生评估,细菌感染需足疗程使用抗生素,病毒感染则以对症支持为主。持续肿大超过两周或出现体重下降、夜间盗汗等症状时,需进一步进行结核筛查或病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