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结石手术后发烧可能由术后感染、尿路刺激、麻醉反应、结石残留或机体应激反应引起,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感染风险并及时干预。
1、术后感染:
手术创面或导尿管留置可能导致细菌入侵,引发泌尿系统感染。典型表现为体温超过38.5摄氏度伴排尿灼痛,需进行尿培养检查。治疗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同时保持导尿管通畅。
2、尿路刺激:
手术器械操作可能造成尿道黏膜损伤,引发无菌性炎症反应。通常表现为低热伴随尿频尿急,体温多低于38摄氏度。可通过增加饮水量冲刷尿道,必要时使用解痉药物缓解症状。
3、麻醉反应:
全身麻醉可能引起暂时性体温调节中枢紊乱,术后24小时内出现一过性发热。这种发热多无伴随症状,体温可自行恢复正常。监测生命体征即可,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4、结石残留:
粉碎后的结石碎片可能堵塞输尿管或刺激膀胱壁,导致继发性发热。需通过超声复查确认残留结石位置,必要时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或二次手术清除。
5、机体应激:
手术创伤会激活免疫系统释放致热原,属于正常生理反应。表现为术后48小时内轻度发热,无其他感染征象。可通过物理降温处理,体温多在三日内逐渐回落。
术后应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可适量食用冬瓜、西瓜等利尿食物促进排尿。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热、血尿或腰痛需立即复诊。术后两周内建议复查尿常规和泌尿系超声,确保无继发感染和结石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