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传染期通常为1-2周,治疗以抗生素为主,同时需隔离患者,避免传播。猩红热是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患者分泌物或污染物品传播。患者从发病前1天到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少数患者可能在症状消失后仍具有传染性。
1、抗生素治疗是猩红热的主要治疗手段,常用药物包括青霉素、阿莫西林和头孢类抗生素。青霉素是首选药物,通常口服或注射,疗程为10天。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可选择红霉素或克林霉素。抗生素治疗可有效杀灭病原菌,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
2、隔离措施是控制猩红热传播的关键。患者应在家中隔离,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尤其是儿童和免疫力低下者。隔离期通常为发病后1周,或至抗生素治疗开始后24小时。患者使用的餐具、毛巾等物品应单独清洗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3、对症治疗可缓解猩红热的症状。发热时可使用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咽痛可使用含片或漱口水缓解。皮疹通常无需特殊处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即可。若出现瘙痒,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或西替利嗪。
4、预防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在猩红热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若家庭成员中有猩红热患者,其他成员应密切观察自身健康状况,出现发热、咽痛等症状及时就医。
猩红热传染期通常为1-2周,治疗以抗生素为主,同时需隔离患者,避免传播。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可控制猩红热的传播,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若出现猩红热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和隔离,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