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外营养的并发症主要包括感染性并发症、代谢性并发症、机械性并发症、肝胆系统并发症和胃肠道并发症。
1、感染性并发症: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主要由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导致。表现为突发高热、寒战,血培养可检出致病菌。严格无菌操作、定期更换敷料和使用抗菌导管可降低风险。出现感染需立即拔除导管并进行抗感染治疗。
2、代谢性并发症:
高血糖是最常见的代谢紊乱,与胰岛素抵抗和过量葡萄糖输注有关。表现为多尿、口渴,严重者可出现高渗性昏迷。需密切监测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其他代谢问题包括电解质紊乱、再喂养综合征等。
3、机械性并发症:
气胸、血胸和导管异位是中心静脉置管的主要机械并发症。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胸部X线可确诊。操作者经验不足、患者解剖变异是主要诱因。严重者需胸腔闭式引流。
4、肝胆系统并发症:
长期肠外营养可导致胆汁淤积、胆囊结石和肝功能异常。表现为黄疸、右上腹痛,肝功能检查异常。与肠道缺乏食物刺激、胆汁排泄减少有关。尽早恢复肠内营养可预防。
5、胃肠道并发症:
肠黏膜萎缩是最突出的问题,表现为腹泻、吸收不良。因缺乏肠内营养刺激导致肠绒毛萎缩。定期给予少量肠内营养可维持肠道功能。
实施肠外营养期间需定期监测生命体征、血糖和电解质,注意导管护理。营养液配制需严格无菌操作,输注速度应匀速。逐步过渡到肠内营养,适当补充谷氨酰胺等肠道营养因子。出现发热、腹痛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评估。医护人员应定期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及时调整营养方案。
化脓性脑膜炎的并发症主要包括脑积水、硬膜下积液、脑脓肿、癫痫发作和听力损伤。这些并发症可能由炎症扩散、颅内压增高或病原体直接损害等因素引起。
1、脑积水:
化脓性脑膜炎可能导致脑脊液循环通路阻塞,引发交通性或非交通性脑积水。患者表现为头围增大、呕吐、视乳头水肿等症状。治疗需通过脑室腹腔分流术或第三脑室造瘘术缓解颅内高压,同时需持续抗感染治疗控制原发病。
2、硬膜下积液:
约30%的婴幼儿患者会出现硬膜下积液,多因炎症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积液量较大时可引起颅缝分离、前囟膨隆。多数病例可通过反复硬膜下穿刺引流缓解,严重者需手术切除囊壁。
3、脑脓肿:
病原体经血行或直接蔓延可能形成脑脓肿,常见于额叶和颞叶。典型表现为发热、局灶性神经体征和颅内压增高三联征。治疗需要长程抗生素联合脓肿穿刺引流,必要时行开颅切除术。
4、癫痫发作:
脑皮质受炎症刺激或瘢痕形成可导致癫痫,发生率约20%。急性期以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多见,后期可能发展为局灶性癫痫。需使用抗癫痫药物控制发作,严重病例需评估手术切除致痫灶。
5、听力损伤:
内耳迷路或听神经受损可造成感音神经性耳聋,在肺炎链球菌性脑膜炎中发生率高达30%。早期发现需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重度听力障碍需考虑人工耳蜗植入。
患者康复期需保证充足营养摄入,优先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鱼类、蛋类和深色蔬菜。适度进行平衡训练和认知功能锻炼,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头颅影像学和脑脊液检查,监测并发症进展。出现头痛加剧、意识改变等异常情况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