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紊乱可能导致心律失常、意识障碍、肌肉痉挛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电解质紊乱通常由水分摄入异常、药物副作用、肾脏疾病或内分泌失调等因素引起,需根据具体电解质类型采取针对性治疗。
钠离子紊乱是最常见的电解质失衡。低钠血症可引发头痛嗜睡,严重时出现脑水肿和癫痫发作;高钠血症则导致口渴烦躁,进展为昏迷甚至死亡。钾离子异常对心脏影响显著,低钾血症诱发室性早搏和肌无力,高钾血症直接威胁生命,可能引发心脏骤停。钙磷代谢紊乱同样危险,低钙血症表现为手足抽搐和喉痉挛,高钙血症导致肾结石和意识模糊。镁离子缺乏常见于酗酒者,可诱发癫痫和心律失常。
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含钾的香蕉土豆、含钙的乳制品、含镁的坚果等。高温环境或腹泻时应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避免大量饮用纯水导致稀释性低钠。慢性病患者需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使用利尿剂或调节内分泌药物时严格遵循医嘱。出现不明原因乏力、心悸或意识变化时须立即就医,重度电解质紊乱常需静脉补充电解质溶液或进行血液净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