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往外突可通过佩戴矫治器、正颌手术、拔牙矫正、功能矫治器、隐形矫正等方式治疗。牙齿往外突可能与遗传因素、不良口腔习惯、颌骨发育异常、乳牙早失、口呼吸等因素有关。
1、佩戴矫治器固定矫治器或活动矫治器通过持续施加压力使牙齿逐渐移动至正常位置。适用于轻中度牙性前突,需定期复诊调整力度。矫治期间需避免啃咬硬物,保持口腔清洁。
2、正颌手术针对严重骨性前突需联合正畸-正颌治疗。通过截骨术调整上下颌骨位置,术后配合正畸精细调整咬合。手术需在骨骼发育完成后进行,可能存在出血、感染等风险。
3、拔牙矫正对牙列拥挤导致的突牙,常需拔除前磨牙创造间隙。通过间隙关闭使前牙内收,改善突度。拔牙后可能出现暂时性邻牙松动,需加强口腔卫生维护。
4、功能矫治器适用于生长发育期功能性前突,如下颌后缩导致的假性前突。通过改变口周肌力平衡促进颌骨改建,最佳干预年龄为8-12岁,需每日佩戴足够时长。
5、隐形矫正透明牙套通过计算机设计分步移动牙齿,美观舒适但费用较高。每副牙套佩戴1-2周,每日需戴用20小时以上。适合自律性强、突牙程度较轻的成年患者。
日常应纠正吐舌、咬唇等不良习惯,儿童期避免长期使用奶嘴。定期口腔检查可早期发现颌骨发育异常,青春期前干预效果更佳。正畸治疗期间需使用正畸专用牙刷清洁,避免食用粘性食物防止托槽脱落。完成矫正后需按医嘱佩戴保持器,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