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膜炎可通过糖皮质激素滴眼液、非甾体抗炎药、免疫抑制剂、散瞳药物、生物制剂等方式治疗。葡萄膜炎通常由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外伤、肿瘤、特发性等因素引起。
1、糖皮质激素滴眼液糖皮质激素滴眼液是治疗前葡萄膜炎的常用药物,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这类药物能减轻眼红、眼痛等症状,适用于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急性期。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长期使用可能引起眼压升高或白内障。常见药物包括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氟米龙滴眼液等。
2、非甾体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炎症,常用于轻中度葡萄膜炎的辅助治疗。该类药物可减轻睫状肌痉挛引起的疼痛,对后葡萄膜炎伴发的黄斑水肿有一定效果。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等是典型代表,需注意可能出现的角膜上皮损伤等副作用。
3、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适用于对激素治疗无效或依赖的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特别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类型。这类药物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控制病情进展,常用环孢素软胶囊、甲氨蝶呤片等。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可能出现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4、散瞳药物散瞳药物主要用于预防虹膜后粘连,缓解睫状肌痉挛引起的疼痛。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等抗胆碱能药物可扩大瞳孔,改善房水循环。使用后会出现视物模糊、畏光等暂时性症状,青光眼患者禁用。需配合其他抗炎药物共同使用。
5、生物制剂生物制剂针对特定炎症因子发挥作用,适用于难治性葡萄膜炎。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如阿达木单抗注射液可阻断炎症级联反应,对白塞病等特定类型效果显著。这类药物需皮下或静脉给药,可能增加感染风险,治疗前需筛查结核等潜伏感染。
葡萄膜炎患者应避免强光刺激,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用眼。饮食宜清淡,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A和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胡萝卜、深海鱼等。急性期需减少剧烈运动,遵医嘱定期复查眼压和眼底情况。出现视力骤降、眼痛加剧等症状应及时就诊。